A货网王晓鸥 为奢侈品倾我所有?必定不是我的菜。我曾经认定,自己是个没有什么奢侈品情结的人。而十年过去,我对奢侈品的态度有了改变。身边、生活里,也随处可发现奢侈品的影子。 回想起,第一次意识到奢侈品的重要性,是因为工作关系,参加一个客户公司的新年派对。走进会场里,看到满场遍布的LV、GUCCI、PRADA时,才发觉,原来奢侈品对于职场来说,是一种身份的标识。无论喜欢与否,白领们总是必须储备一些,甚至迎来“金屋藏娇”的二手奢侈品置换店的生意兴隆。 就这样,我走上了通向奢侈世界之路。认识学习路上,自然渐渐地伴随盟友出现。如上一分钟,在写字楼的格子间,大家纷纷直言不讳自己对奢侈品的热爱,超脱了个人喜好,如同标签一般,成为彰显身份和炫耀成功的道具。 比如同事A刚说:“欧洲、韩国等地方,亲朋好友去旅游的时候,都得“兼职”代购大牌。你们谁不是啊,谁没经历过”;还在和她讨论订单的同事B会顺势搭腔:“是呀,听说楼上采购部某总上月去法国刷了2个手表……昨天我才看见前台行政背了一个‘驴,不知道是不是A货?”;话语间突然探出一个脑袋,同事C气定神闲地接上一句:“这有什么呀?满大街都是大牌LOGO,谁分得清楚,我周末回家发现连妈妈去麻将馆拎的包上都印了好多……估计我老娘也不知道那几个英文怎么念,更别说有兴趣去了解这一品牌的历史”。 听完这样的段子,你作何感想?当办公室吹来一阵“奢侈攀比风”时,女人的虚荣和男人的面子立马现形,月薪几千块的我们并不明白奢侈品真正的定义,但苦苦追求往往随时还可能变成名副其实的“负翁”。哎,很不幸,人很容易成为这虚荣大军中的一员。因为,每次时尚杂志上发现奢侈品牌出新款时,便是办公室烽烟四起、女人们打堆堆讲悄悄话的时候,就连谁拎着大牌包见客户遇到表情大转弯的故事也会流传开来。 不过,还好,大家从血汗钱中也总结出“顿悟”:办公室里的每个“名牌”都有一个关于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故事。而人海茫茫,攀比是比不完的。奢侈,其实更是一种气质! 你看,办公室破格提拔的全公司最年轻的部门老总,远从新加坡赶来主持公司年会的大老板,他们身上,一个大一点、醒目冲击视觉的LOGO都没有,只是衣服穿戴在他们身上自有一种奢侈品独有的气质。那是来自于全体员工、广大客户对他们的身份的肯定与认同,感染他人于无形。这种气场颇具时髦的“欧美范儿”,刻上了时光价值,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财力、社会地位和个人品位,成为“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这诠释了一类人对奢侈品的定义。 “我不反对员工喜欢名牌,每一次消费都是一种积累,凭自己的力量买个喜欢的包包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梦想与追求,和享受生活的过程。”咖啡室里,成熟而淡定的老总干脆大方表明了对奢侈品的态度:理性而自持,让奢侈品带有强大的“心灵附加值”在世俗生活中,保有某种现实的向往、拥有的渴望和身份的增长,充分享受“现世”的快乐。“我们或许并没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但它是一个宽容的时代。学会欣赏快乐,其实比拥有快乐更难得。如果,你拥有的奢侈品能给予你更大程度上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那就是适合你的,有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