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货网创新模式科学监管 ――山东检验检疫局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仿真饰品质量安全侧记 □军锋张刚 山东是仿真饰品出口大省。在有效提升出口仿真饰品监管工作成效方面,山东检验检疫局结合辖区企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十二字方针”,强化工作措施,创新监管模式,成果显著。今年截至目前,山东地区共出口仿真饰品8.5万批、货值3.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0%和50%,特别是实现了国外官方零通报。 2011年,仿真饰品纳入法检目录。为更好地明确国外技术法规新要求,山东局积极组织系统内专家定期收集、逐项梳理国外仿真饰品相关技术法规要求。目前,该局共收集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台的14个法规和技术规范,梳理出71个检测项目限量要求,为检验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山东局科学布局,探索建立了科学的检验监管新模式。针对辖区出口仿真饰品品种多、用材杂、批量小、交货期短、多空运等特点,结合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组织精干力量探索制定了“进出口仿真饰品检验监管作业指导书”。该指导书对仿真饰品的报检审核、检验内容等均作出明确要求,探索实施了代表性样品检测、一致性验证和日常监管同步进行的检验监管新模式。依照产品关键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出口国别和适用年龄范围四要素,山东局对代表性样品进行划分,同时结合出口生产企业分类管理日常检验监管,将检验重点放在产品随附检测报告的一致性验证上,从而提高了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不断创新出口分类管理评定模式,创新分类评定方式。山东局对出口企业现场管理、体系文件和检测能力三方面内容分别实行打分制。对同一类别的企业从高、中、低三类档次进行细化,为更好地对出口企业日常监管和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打实基础。同时,为做好仿真饰品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山东局将儿童仿真饰品评为较高风险,成人仿真饰品为一般风险,不断增强检验监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能。目前,该局已先后完成239家仿真饰品生产企业的分类评定工作,其中一类企业19家,二类企业80家,三类企业140家。 2011年以来,山东局多次组织有关分支局召开出口企业政策宣讲会,宣传讲解检验检疫相关政策要求、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等。举办多期培训班,对300余家仿真饰品生产企业的900余人次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企业对检验检疫工作内容和重要性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按照国外标准组织生产的意识,提高了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 此外,山东局还注重加强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针对仿真饰品产业区域集聚的特点,山东局与出口仿真饰品主产区政府部门加强沟通、联系,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检验检疫引领,相关部门齐抓,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该局加大与行业协会的协作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便于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出口仿真饰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中国国门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