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江波,三一重机研究本院试验检测所副所长,为人严谨而低调。 2006年,刚刚起步不久的挖掘机业务搬迁至江苏昆山,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喻江波加入了三一,受命筹建CAE技术团队,开始了他在三一的技术创新之路。 简单的讲,CAE是指用计算机对工程和产品进行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分析,同时对该产品未来的工作状态和运行行为进行模拟,及早发现设计缺陷,并证实其可用性和可靠性。开始的一切总是艰难的。初来乍到,喻江波需要面对新的环境,适应新的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之前主要研究汽车仿真技术的他,要适应从汽车仿真领域向工程机械挖掘机仿真领域的转变。 幸运的是,这一转变并没有给他造成困扰,两个领域知识的碰撞,反而让他的思维更加开阔和活跃。 当时的三一,主流设计软件还是二维软件,缺少资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喻江波说,不断总结、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是自己当时主要的工作思路。很快,工作就上手了。 从三维设计技术到数字化仿真技术,在喻江波推动下,三一重机的研发手段快速得到提升。而如今,在集团的统一部署下,三一重机已经全面实施三维设计。 利用仿真技术,喻江波带领团队先后协助了挖掘机、矿车、抓钢机、拆除机、旋挖钻机及挖掘装载机的开发,共完成技术分析报告600余份,帮助各研究院培养仿真工程师数十人。 中挖工作装置的开发,是所有项目中喻江波记忆最为深刻的。 2009年,三一生产的中挖斗杆4号及7号部位故障频发的现象,受到了公司的高度关注。在如何降低故障率的研究上,仿真技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大量的动态及适应各类工况的模拟仿真实验,将产品细微处的缺陷直接暴露出来。而通过各类数据的对比分析,喻江波和他的团队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式。最终,他们协助中挖成功开发了不对称锻件斗杆及威猛型工作装置,大幅提升了中挖产品的质量。 “这是一次设计技术的飞跃,借助仿真技术,你可以为所欲为,大胆创新。”事后,喻江波感慨道。 创新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中挖三段式动臂的失败让他栽了个大跟斗。面对挫折,他并没有妥协,而是迎难而上。经过三年潜心钻研,新的仿真模型已成功出炉,新的疲劳试验方法已初步经受验证,新的抛丸工艺已小批量产,正接受市场的考验。三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创新中不断增强。 “在我心中,基础技术开发是开拓性的工作,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很少,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不气馁,勇往直前才能摘取胜利的果实。”这是喻江波对于研发工作的坚守与理解。(本文来自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