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昕:一款“小软件”的逆袭之路 用户超2亿 来源:i黑马 作者:王根旺,刘惜墨 全球用户超过2亿,间接用户超过7.5亿;年收入近1亿元,其中九成来自海外;获得亚马逊战略投资;与国际巨头Adobe短兵相接……本土PDF厂商福昕软件正创造着看似逆袭的励志故事,而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2001年,在硅谷闯荡多年的熊雨前回国创业,在福州软件园成立福昕软件公司,主要承接项目做终端仿真等小产品。但随着计算机世界瞬息万变,终端很快没有了市场。至2003年,福昕月销售额下滑到2000美元,熊雨前不得不考虑转型,“当时我想不能再做项目了,要做产品,还要做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产品。” 熊雨前 技术出身的熊雨前将目光投向了PDF编辑器,“PDF代码有很强的描述性,我对这个很感兴趣。”此外,熊雨前在美国通过开发小软件赚钱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在软件领域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创意,就能小投资,高回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为了全面把握PDF技术,熊雨前曾向“PDF软件之王”Adobe申请过技术授权,但后者提出的条件却很苛刻,“每卖出去一份产品,上交Adobe 5美元,先交5万美元押金。”这促使熊雨前决定自己开发PDF技术,主要开发解析和显示的技术,并于2004年顺利推出福昕PDF阅读器。 此后,福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依靠之前在美国做过的一个共享软件积攒下一些钱,后来我把在美国的房子也卖了,就这么熬着”。熊雨前却充满希望,因为福昕PDF阅读器虽然没有Adobe的软件功能齐全,但速度快却让其获得好评如潮,产品下载量很快突破百万级别。 从2C到2B 前期,2C的定位也让熊雨前吃尽了苦头,因为很少有个人用户花钱消费。因此熊于2008年开始将重点放在2B领域,主要的收费模式就是技术授权加上在线销售。 而真正给熊雨前带来信心的是Intel的单子,“单子也不大,大概100万人民币,最开始是一个部门在用,后来全公司用。”在这笔交易中,熊雨前看重的不是有多少收入,而是软件的水平有了提高,因为企业用户都是集中管理的,所有的应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2010年,熊雨前又得到了一根强心剂――和微软合作。相对于其他客户,熊更倾向于将微软看做是自己的重要合作伙伴,因为后者没有给他一分钱,但会帮他做推荐。此后,福昕的势头一发不可收,2011年8月和亚马逊达成结盟,并获得其战略投资。其实亚马逊的Kindle一直都是Adobe的大客户,但Adobe打开PDF速度慢被用户广为诟病,这也促使其寻觅替代方案。在熊雨前看来,和微软及亚马逊的合作让福昕成为PDF软件领域全球第二的公司。 目前,福昕的收入接近1亿元,其中九成来自海外。熊雨前介绍,目前国内主要以市场培育为主,“整个通用产品市场很有限,并且正版化很难,国内的软件做出来的基本上都不是卖的。” 逆袭巨头 不同于很多创业者极力避让巨头,面对Adobe这位行业巨人,熊雨前认为福昕可以逆袭Adobe,在回母校中科大的演讲中,他表示,“谷歌超越雅虎,Facebook替代MySpace,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小企业逆袭巨头,并非不可能。” 在熊雨前看来,尽管福昕晚了Adobe十年,但十年里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有后发优势,可以与Adobe进行差异化竞争。比如,福昕注重PDF引擎等的优化,而Adobe因为是PDF标准的创立者,反而对此有负担,他们不舍得在新的版本去掉一些旧的功能,同时执着对PostScript(一种页面描述编程语言)和印刷技术的支持,所以体积越来越庞大,速度越来越慢,而这些恰恰是福昕软件的竞争优势。 此外,熊雨前认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也许是逆袭Adobe的一个重要机会,因为福昕的底层具有跨平台的特点,目前是唯一一家在ios、安卓、win8各移动平台都有客户端的PDF厂商。熊雨前认为,云端文档和数据交互应用、文档的安全管理,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福昕有近300人分布在全球,熊雨前已经将开发力量转向移动和云,这些都可以看出福昕逆袭的决心。 第一赢销网. 上一篇:中国雅虎门户业务将停止服务 团队转做公益下一篇:创业者们别总想着做平台,换个方向看互联网思维TAG: 小软件 福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