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年发展,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超仿棉技术的发展方面,去粗存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走在了高仿真纤维到超仿真面料制品的新阶段。这些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在世界超仿棉技术发展前列的?国内在超仿棉技术发展上情况怎样?存在哪些瓶颈?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 国内:规模化生产指日可待 国内超仿棉开发强调科学性,强调差别化功能化系列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化纤、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差别化聚酯纤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聚酯纤维差别化率从2000年的20%提高到如今的46%。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控制的完整性、系统性差距显著,附加值较低。 “最近几年,化纤仿棉在我国经历了外观上仿棉,性能上仿棉和功能上仿棉三个阶段,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直到近两年,发展才达到一个新阶段。”王华平感慨道。 王华平介绍,目前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有,仪征化纤的“H”形截面Coolbst纤维,顺德金纺集团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的Coolnice异形截面涤纶纤维,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开发的Cooldry五叶形截面聚酯纤维,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开发的Coolpass异形截面聚酯纤维,仪征化纤股份公司涤纶五厂生产的具有表面沟槽的异形吸湿排汗聚酯长丝“FCLS275”,以及金辉化纤的高亲水蕊棉系列等。 与以往仿真技术和产品不同的是,目前超仿棉开发强调科学性,强调差别化功能化系列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化纤、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超仿棉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是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必须加强产学研用,上下游一体化的联合攻关;强化组织协调,完善开发体系,创建高水平技术产品示范基地。 王华平强调,现在超仿棉市场鱼龙混杂,其标准的制定已迫在眉睫。行业和企业需要根据热湿舒适性能研究及内衣与运动休闲服装应用领域的需求,结合仿棉聚酯技术产业化可行性分析,建立亲水聚酯切片亲水性能指标,亲水纤维的回潮率、吸水率以及相关指标。加强仿棉切片、仿棉纤维、纱线、面料和服装标准的建立以及各个标准之间的衔接;在制定产品标准的同时,根据不同的产品对标准测试方法进行调整,建立测试方法标准,逐步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还有功能仿棉产品的功能指标,如异形度、保暖性、抗菌、阻燃、抗紫外线等,也是未来标准工作方面的重点。 “我国是世界第一化纤大国,在化纤改性技术方面已积累了多年的经验,相信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化纤、纺织、印染、服装等企业联合,政府与行业协会协调,超仿棉技术与产品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指日可待。”王华平表示。 国外:多途径创新实现产业化开发 国外主要通过高功能化、多功能复合化、细旦和超细旦化、工业化四种途径实现了超仿棉技术的研发。 超仿棉技术发展至今,很多行业内人士,都对这种纤维产品在国内的发展略知一二。但是相对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此项技术,却知之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