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老林狠狠地呷了一口茶,用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开篇,形容了对当下刺绣产业的直观感受。
老林的家在苏州镇湖,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便已是“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的刺绣之乡,至今2万人口的小镇,仍有八千绣娘辛勤织绣。10年前,老林放弃小有所成的事业,像许多当地的男人一样,辞职回家帮助妻子经营管理自家绣坊。由于妻子的刺绣技艺高超,又勤于钻研,老林家的绣坊在当地算是规模较大的一家。
市场: 繁盛难掩危机
“今年的生意不怎么好,看样子,恐怕以后也会越来越难做。”这些年来,老林见证了刺绣产业的日益繁盛,也亲历了2011年艺术品收藏的狂热――那年,镇湖绣品街上的400家绣庄,几乎家家都在赶工,可到了2012年却很少再有门庭若市的景象,买家们似乎突然回归了理性,只有年底召开的刺绣艺术节,才又招揽来一些人气。
尽管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老林一家仍然忧心忡忡:“像我们这种刺绣产业集聚的地方,竞争太激烈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也很多,市场上的绣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想发展,想沉下心来创作,很不容易。”
不仅仅是苏州镇湖,在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刺绣行业的发展势头较好,2011年销量更是创造新高,但2012年全国多个绣种的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这一方面与国内经济下行、多方政策收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昭示出国内刺绣产业在繁盛掩盖下的危机――人工价格不断上涨,作品却仍处于“卖工不卖艺”的价格洼地;缺乏合理的认证和评价体系,市场上的作品良莠不齐,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屡见不鲜;创作与创新乏力,绣品题材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相互模仿甚至抄袭他人作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全国28个绣种中,粤绣、湘绣、苏绣、蜀绣等大绣种发展较好,其他绣种发展较为滞后,有的甚至面临传承危机;人才短缺,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多不愿学绣,即使是粤绣这样价高俏销的门类,也呈现后继乏人的状态;专门为刺绣设计画稿的人才少之又少,而这又导致了绣品的同质化……
这些,都是“非遗”的名头和各类轰轰烈烈的节会、活动所难以解决的问题。
竞争: 绣品街上演“谍战剧”
2012年6月,记者有幸探访了苏州镇湖,发现绣品街上的大部分绣坊,不仅门面整齐划一,出售的绣品也颇为“统一”。从常见的苏州园林、静物花束,到绣工较为复杂的《敦煌天女》乃至《蒙娜丽莎》,都是在各个店里高频率出现的绣品,各家绣品的画面和尺幅基本一致,只是因绣娘水平参差不齐,在绣工和配色方面有些差异。
“这有什么,当然是什么好卖就绣什么了。”当问及一家绣坊老板出售与别家相仿的作品,会不会担心惹麻烦时,她满不在乎地答道,顺嘴还补充了一句:“反正整条街都这样,又不是光我们家。”
只要多逛上几家店,就会发现,各家店里的绣品摆放都很有“讲究”,靠门口挂着的多是机绣或和别家相仿的一般绣品,这是卖给不懂行的普通游客的;收藏级的精品,多被置于内室或者二楼,看到懂行的、有实力的买家,才往二楼招呼,并且一般情况下绝对禁止拍照。
“还不是为了防着别家偷学嘛。”老林的妻子、绣坊的女主人据实相告,“就是因为仿冒作品太多了,大家只能把好作品‘藏’起来,为避嫌,绣娘之间一般是不串门的,你看路过别人家店的时候,我们都离得远远的,目不斜视,不然就该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了。”
而大绣坊正在创作的绣品,也是当地最有价值的“商业机密”,别家绣坊的老板进不去,就托人在大绣坊的绣娘里找个内线,了解详情后再跟进仿绣。
“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都不敢把好作品拿出去展览、评奖,刚得个奖,回来就发现满大街都是仿冒品,气得没有办法。”老林也尝试过为绣品申请专利,但作用甚微,“总不能每幅作品都申请(专利),满大街的一家家起诉去,都是街坊邻居的,以后也没法相处。”
在此次刺绣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专家们在发言中屡次提到,苏州镇湖、湖南沙坪等刺绣产业较为发达、绣坊集中的地方,都出现过这种仿冒甚至恶意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这已经严重伤害了刺绣产业的创新和良性发展。
牟利: 朝鲜绣抢滩国内市场
除仿冒外,以次充好也是个别绣坊老板的生财之道。“比如先用电脑喷绘出图样,然后拿去朝鲜、东南亚那些人工便宜的地方去绣;还有的就在当地找一些水平不高的人,简单在机器喷涂的颜色上盖过几针,就拿去卖。”著名工艺美术学家杨坚平近年来因写作《中国刺绣》一书,奔走于全国各地考察。
他发现,一些地方为了减少成本,偷工减料,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有外国人就说,你们中国刺绣拿回去放一两年怎么就褪色了?内行人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偷工减料,本来这部分要绣20针,因为现在有机器喷涂的颜色打底,就只绣10针,颜料久了褪色,剩那没绣的10针就露馅了。而且前段时间我还发现,现在的绣品光泽度下降,仔细了解才知道,好多绣坊的老板为了节约成本,采用较差的蚕丝线。这样欺骗消费者的话,将来还有谁会去买中国刺绣?”
至于朝鲜绣,记者也在绣品街上看到过,同尺寸的朝鲜绣只有苏绣成本的1/10,但是有些绣坊却将其冒名为苏绣售卖。由于这些人并未进行过针法的学习与训练,大部分只是绣制一些较为简单的风景或静物,质量与正宗苏绣有明显差距,不仅用料较差,颜色过渡也十分僵硬。“那些朝鲜工人一天的工钱才5块人民币,成本当然要低得多,但是购买这样技艺粗糙的绣品毫无收藏价值,这与街头贩卖的按色填充的十字绣没什么本质区别。”杨坚平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