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表示,E6纯电动出租车是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内产品,通过了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整车碰撞安全、系统电安全、电池安全等试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8月3日,深圳比亚迪E6纯自动出租车碰撞致3人死亡的“5·26”事件终于有了鉴定结果。 在经过2个月的调查后,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及工信部四部委组织的13名专家组表示,GTR肇事车以183公里的时速与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相撞,继而E6电动车失控致尾部与路边绿化带大树发生“柱碰撞”,部分电池破损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电池,最终导致E6电动车严重损毁、3人死亡和车辆起火。 通过碰撞仿真与乘客伤害的分析,质量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表示:“两次碰撞使E6车内三名乘员遭受的机械伤害已远远超出人体承受极限,带来了致命性伤害。”三名乘客死因非车辆起火所致。 吴志新指出,第一次两车相撞,碰撞速度达到100-110公里/小时,而第二次“柱碰撞”中,大树侵入车身达1.055米,且第二次撞到树给乘客造成的伤害程度远远超过第一次,事故形态和严重性“极为罕见”。 尽管如此,烧毁的E6电动车的安全检测和电池的安全仍然成为关注焦点。 专家组表示,E6纯电动出租车是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内产品,通过了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整车碰撞安全、系统电安全、电池安全等试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电池方面,专家组指出,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完成了“电池电解液释放量、电解液可燃性及燃烧温度试验”、“车身钢板在电池着火火焰作用下的烧损试验”、“电池外壳接触车身、电池极柱与电池壳体接触车身、电池正负极接触车身拉弧试验”以及“模拟电池实际损伤形态的挤压试验”等多项电池试验验证。 关于起火是否由电池引起,专家组的答案是: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受到两次严重碰撞,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动力电池组和高压配电箱受到严重挤压,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动力电池等可燃物质。 据专家组提供的照片显示,燃烧的电池一共24块,占E6车所有电池的四分之一。专家组同时鉴定“在事故中该车动力电池没有发生爆炸”,理由是燃烧的电池极板保持整齐,层次分明,没有呈现爆裂现象。 吴志新强调,E6车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系统等方面设计合理,总体未发现设计缺陷。他指出,“比亚迪的E6电动车安全性方面没问题。” 不过,吴志新仍然提到,虽然国内目前电池单体、模块的安全标准比国外普遍要高,但电池系统的安全检测并未达到同样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鉴定结果出来后会对电动车行业甚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吴志新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后不管是国家检测层面,还是汽车公司,都会对电动车的安全更加关注,目前在做车辆星级标准测评,希望技术能有所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