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苏绣艺术家姚建萍激动地告诉记者,她为十八大献礼而绣制的大型苏绣《春早江南》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是苏绣人的骄傲,苏州人的骄傲!” 2012年初,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会议厅落成。“用怎样的装饰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呢?”人民大会堂方面首先想到了中国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今年3月,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的姚建萍团队在竞标中胜出。“被初步确定的《春早江南》,是一幅电脑合成图”,主要是希望它能反映出江南春天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好画面。作品幅面被定为长7.5米、宽3.4米,需在3个月中完成。“我们算了一下,像这样的大型作品绣制量,若一个人来绣,要绣上12年。苏绣本来体现在它的小巧与精致,像这样大型作品,要在这么短时间完成,确实让我有些寝食不安。”姚建萍说。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省有关部门特邀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马达,教授、博导、书画家廖军,市工艺美术馆馆长马建庭等组成了专家指导组,共同协助姚建萍团队进行作品创作。“刚开始,团队人员多达54人,后减少到38人。”姚建萍说,原底稿里对太湖水面的描绘和表达,颜色与气势更像是海水的颜色与海面的情景。“于是,我们对底稿中的水面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吻合江南太湖水面的实际情景;底稿中水面上的船只是海船,我们也将船只调整为代表江南风情的帆船。”“特别是原底稿中的花朵是樱花,与江南气息不符,我们将它换成了美丽的桃花。而年近80岁的国家级大师张玉英,还亲自动针绣制与提出调整意见。”姚建萍自己则更是几乎推掉所有活动,整日泡在工作室中。 绣成功了!《春早江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有业内人士将该作品称之为中国刺绣工艺史的“里程碑之作”、“传世之作”。 对原稿校准由“海”变湖 原底稿对太湖水面的描绘和表达,颜色与气势更像是海水的颜色与海面的情景。于是,姚建萍团队对底稿中的水面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吻合江南太湖水面的实际情景;底稿中水面上的船只是海船,也将船只调整为代表江南风情的帆船;还将原底稿中的樱花,换成了美丽的桃花。(周建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