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国内奢侈品电商项目的兴起,大批有着无数想象的风投资金纷纷涌入,11年下半年,仅仅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厮杀,坏声音遍布。直到今天有关奢侈品电商的讨论日渐式微,如果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倒也是一件值得让人高兴的事。四年多的奢侈品电商发展,电商没有问题,奢侈品也没有问题,只是做加法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偏差。那些衰落的,倒下的,是行业的前车之鉴,它们因何而败?下面逐一盘点。 没有让用户爽起来: 凭借独特的品质、优雅的品味、知名的品牌,奢侈品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稀缺性向人们传达着高贵的身份的象征。从很大意义上说,奢侈品是有钱人的专利,在这个小众市场里头,高端人群更加注重高级文化心理享受和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 但网购是便宜便利的代名词,而奢侈品是一个特殊的品类,它需要商家能够提供更加特殊的服务和感受。买贵的才是安全的、正品的是高端用户的普遍心理,网站上那看上去很美很真的图片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顾客的眼球,但是电商网站轮番的价格战轰炸完全违背了用户的诉求,加上部分网站被爆出奢侈品假货风波后,用户对网上奢侈品更加没有消费信心,同时由于线下品牌专卖店的存在,用户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和先入为主的天然良好购物体验,面对送货上门看起来并不是很帅的快递员和冷冰冰的包装跟专场里华丽敞亮的大厅灯光下漂亮的导购小姐的温柔细语相比,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另外,网购奢侈品很多没有线下店面的鉴定、保养维修、售后服务,一系列不完整的配套服务让用户没法爽起来。 没有可靠的货源保证: 大多数知名奢侈品品牌主要集中在国外,与销售商是分离的。为了保持自身产品的稀缺价值,品牌商对销售渠道进行严格把控。虽然奢侈品具有可观的利润空间,但是下游渠道商因拿不到品牌授权而导致货源不稳定,同时,品牌商特意控制每年的产量,制造稀缺景象,迎合消费者限量需求的心理预期,但是销售者并没有深入了解品牌商的策略,无法配合品牌商做好奢侈品的销售。导致缺货无货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流失了订单客户。货源问题一度被认为是制约奢侈品电商网站发展的最要命的问题。 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以说国内奢侈品的兴起跟美国奢侈品电商网站Gilt的成功先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互联网少有创新,美国的模式是先进的。而一旦进入中国,基本都会面临水土不服的困境。中国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别人的模式复制并加上中国特色,淘宝就是中国eaby的典型。但是,奢侈品电商似乎没有那么幸运。Gilt早期的成功并不具有可复制性,Gilt成立之初正值经济危机爆发,奢侈品厂商挤压大量库存,因此以会员制+折扣+奢侈品牌经营模式得以发展。随着经济危机的褪去,Gilt的低价商品与奢侈品品牌商价格体系矛盾加剧,该公司也开始走多品类综合路线以补充品类不足的问题。而国内一些电商网站只是死守奢侈品某单一品类自然发展有限。 由以上看来,找到精准的客户群,做好服务让客户爽起来,找到有保证的货源和正规的品牌授权是奢侈品电商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时至今日,当资本对电商不在疯狂,当移动电商迅速崛起时,人们不禁要问奢侈品电商的发展趋势在哪里? 深耕细作。精于耕耘,不盲目跟风资本、追求速度,想用户所想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最近黄若《我看电商》一书很火热,书中也有关于对奢侈品电商的论述,他认为,有两种业务模式值得借鉴。一种是传统零售商进入线上销售奢侈品,线下与品牌商达成合作,具备充足的货源,可实现正品正价,线上作为一种销售补充。另一种是准奢侈品电商模式,将一些奢侈品设计师请来,入驻到网站,出售其设计的产品,具有排他性,例如英国的net-a-porter.com。 如果说,下一波电商机会会在中高端市场呈现、围绕线上线下互动和个性化体验展开。那么,奢侈品必然会成为高端市场的亮点。以奢侈品起家的唯品会最终还是走向了品牌折扣模式的转型,虽然满足了对价格高度敏感而又因收入不足买不起的消费者们希冀炫耀的心理,却也违反了奢侈品背后真正的逻辑。也许,作为高客单价低频率购买的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电商而言,耐得住寂寞,精于耕耘,会得到更多。但是,谁会有这个耐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