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其在核能领域数十年的厚实积淀注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这个年轻的研究所正快速成长为核能安全领域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队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其在核能领域数十年的厚实积淀注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这个年轻的研究所正快速成长为核能安全领域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队伍。
此前,不少人都只是听说中国科学院新成立了一个所,叫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但是对该所的了解甚少。
“今天很多朋友看到我们已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时,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源自一个拥有300余人、人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的研究所。”核安全所负责人吴宜灿研究员自豪地说。
虽然“年轻”,但核安全所团队已在前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际影响力一直在不断提升。沿着既定规划,它步伐稳健,迅速成长为核能安全领域中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逐渐发挥重要影响力的队伍。
强强结合应势而生
2011年9月28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共建的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时任合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中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的吴宜灿,受命牵头整合两个单位核能相关专业的优势力量,负责筹建核安全所。
“虽然核安全所所龄很短但团队前期实力沉积雄厚,它在原有多学科交叉先进核能技术研究团队—FDS团队研究基础上成立,FDS团队十余年的厚实积淀在两个共建单位的推动下注入核安全所,促其顺利启航。”吴宜灿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
“以往国内核能安全技术研究较为分散,比如等问题暴露出来或者急需时,大家才着手开展打补丁式的工作。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核能领域所需现实服务而开展,缺乏长远而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吴宜灿多年从事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颇为感慨。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核安全问题;同时,中科院介入核能领域,主要定位之一逐渐明晰在核能安全技术,我们研究所也应势而生。”吴宜灿说。
目标明确重任在肩
核安全所的定位与目标是中科院新增战略部署之一,研究所成立之前,中科院已将其“一三五”战略规划明确。
“核安全所的三大战略目标是核能安全领域的研、学、产”,不久前,在核安全所主办的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上,吴宜灿向国内外学者专家详解道:
“研”即研究,研究所以基础研究为主,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建设核能安全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基础研究基地。
“学”即人才培养,研究所通过强化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建设核能安全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产”即综合服务产业化平台,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相关优势力量,建设成为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三方评价机构。
近期,核安全所将重点围绕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项目和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等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开展先进反应堆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发;同时,围绕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重点针对中子物理与辐射安全、核材料与设备安全、核热工与事故、核能软件与仿真、核能化学安全、核应急与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并带动相关新型交叉学科发展。
强化基础步伐稳健
吴宜灿说:“核安全所重点关注与核安全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我们将不断强化基础研究。”
核能技术通常分为前端、中端及后端三部分,前端即核燃料供应,后端为核废料处理,中端则是核能发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核电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核电技术取得很大进步,核工业规模不断扩大,“要实现核能长期安全高效发展必须依靠三方面保证——前端有足够的核燃料供应,后端解决好核废料处理问题中间则是保证核能发电全过程中的安全”。吴宜灿指出。
核安全所是ADS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全面负责ADS系统的核心装置“铅铋反应堆”的设计研制工作,引领中国加速器驱动铅铋冷却反应堆和第四代铅冷快堆研究方向。目前核安全所已创造性地设计了自然循环临界/次临界双模式运行铅铋冷却反应堆CLEAR-I,可在同一座装置上开展第四代铅冷快堆和ADS系统耦合集成技术研究,正在进行反应堆工程设计和关键技术研发。为开展ADS及第四代铅冷快堆关键技术验证工作,核安全所正在建造世界上参数最高、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液态重金属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已完成了大型铅铋技术实验回路KYLIN-II主体建造。
同时,凭借依托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聚变核技术与材料研究所积累的优势,核安全所在聚变系列先进反应堆概念设计、聚变核安全研究、聚变堆液态金属包层研发、聚变堆结构材料研制等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了十余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核设计与安全评价合作项目和课题以及ITER-DFLL实验包层模块安全分析,正推动建立建设我国聚变堆核安全评价体系。
“另外在核能软件与安全仿真技术方面我们具有独特优势。”吴宜灿告诉记者。核安全所自主研发了涉及核能系统基础物理问题模拟、设计交互与优化以及多过程综合集成仿真等3大类20余款核能专业软件。
引才聚贤蓄势待发
合肥院与中科大联合共建核安全所,“两家单位都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吴宜灿表示。
合肥院在人才引进指标、研究平台建设和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了“特别支持,让我们非常感动”。中科大从研究生培养和指标等方面为核安全所提供了支持,所内在读的各年级中科大编制的研究生已超过100人。
“近年来,国际核能领域出现短暂的人才过剩的现象,这正是我国引进人才的良机。”吴宜灿表示。目前,已经有4位“千人计划”专家到核安全所工作。
“此次高峰论坛的另一宗旨就是吸引人才。”在论坛上,一位来自美国的专家被核安全所的年轻人围住,探讨前沿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