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燕
即使国际电信市场整体遭遇寒冬,一个个世界电信巨头风光不再,或成为历史,华为仍逆势上扬,以不断创新的形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及关键技术的领导者。
追赶和超越成为励志故事
美国的思科和中国的华为,缠斗十几年,源于路由器、交换机领域的激烈竞争。
被视为技术制高点的路由器是网络核心设备,思科被公认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在路由器、交换机等电信网络传输核心设备领域,我们追赶了17年。”华为固定网络业务部总裁查钧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04年华为发布10G路由器,落后思科4年;2006年华为发布40G路由器,落后思科2年;到2010年发布100G产品时,华为已追平对手;2012年,华为开启400G路由器时代,将思科甩在身后开始领跑。
2012年9月19日,华为在全球发布400G路由线卡实物,当思科9个月后宣布其CRS-X产品将于2013年底支持400G传输能力时,华为的400G核心路由器已在全球开始商用部署。如今,华为成为该领域唯一可以规模交付使用的供应商。而开发出1T路由器这款可满足未来超宽带时代的产品后,使华为在2013年继续领先。
2012年9月,华为成功实现了全球最大容量集群路由器搬迁工程——中国联通(微博)169骨干网江苏无锡节点核心集群路由器搬迁,这是中国通信业界首个思科集群路由器的搬迁。
“13张城域网、110多条干线链路、280个G的流量、50多万条路由,要保证将如此海量的数据,如此复杂的网络链路和路由关系从思科的设备安全切换到华为的设备上,对我们是一次大考。但华为做到了,通过充分的提前仿真环境演练,我们3分钟就自动完成所有路由的收敛和业务的无损切换。”查钧说。
中国电信(微博)163和中国联通169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骨干网,承担着中国互联网80%以上的流量,一些核心路由器,思科设备一度占到70%—80%的份额。此次“大搬迁”证明了华为路由器在干线上不仅有能力新建,也有能力搬迁,成为其超越领先的关键标志。
“目前我们在技术上至少和这些领袖级公司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了。”查钧说。而这段从追赶到超越的历程,也成为华为内部的励志故事。
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技术领先者,中国巨大的本土市场给予华为产品大规模应用的机会,虽然在海外市场份额相对还比较低,但华为的增长很快。目前除美国市场以外,客户的选择均“在商言商”,查钧说:“资源有限,我们要把优势资源投入到其他市场,聚焦那些信任华为、选择华为的客户,帮助客户打造面向未来大数据时代的超宽带网络,支持业务成功。最迟明年,除美国以外的运营商IP市场,新增份额我们会超过思科。”
技术实力巩固领导者地位
华为产品和技术的成熟周期远远短于竞争对手,为华为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思科等公司产品推出周期需要3—5年,华为只需要18个月,怎么做到的?技术上的突破和领先,研发能力长期积累是关键。
华为认为,在产品上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利润会薄得像纸一样。
华为物理平台与其他厂商没有多大区别,但在数学平台上形成了和西方公司的差异。比如,由于在数学算法上的突破,实现了2G和3G硬件平台的统一。这种平台统一在极端情况下,能够节省50%的成本,一般能够节省20%—30%。现在2G、3G、4G都可以做在同一个硬件平台。同样由于数学算法上的突破,一个天线产品能够支持10个不同频段,客户因此不需要安装很多天线,反映出来华为产品的成本比较低,背后实际上是技术实力的支撑。
专利的数量尤其是核心专利的数量对企业意味着创新能力,也是对一个行业发展的贡献和地位。
“第一次,一家名叫华为的中国公司在2008年名列《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榜首,超过了日本松下和飞利浦。”2009年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华为凭借提交的173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名列创新榜首。
网络领域核心专利上,华为在波分领域遥遥领先,拥有70%的光传送网领域核心专利。接入领域雄厚储备,拥有54%的数字用户线路领域核心专利。IP领域专利快速增长,拥有30%的IP领域核心专利,仅2012年就有3575项专利授权。同时,作为新兴网络技术标准的主导力量,目前华为在150多个各种标准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董事、各子工作组组长等核心职务。截至2012年,华为已在全球成立16个研发中心,28个与客户共同建设的联合创新中心,并与西班牙电信、沃达丰、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等全球顶尖运营商一起定义下一代网络。
即使在草创阶段,华为也把微薄利润投入到研发中。2012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48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13.7%,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90亿美元。
“华为的产品竞争力来源于对客户需求的重视和挖掘。”查钧说,尽管早期华为的产品并不完美,但只要一出现故障,华为的工程师就会眷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华为甚至还为客户提供过称之为“守局”的服务——设备安装开通后,工程师还在现场守护,以防有问题时及时排除,短则几天,最长几个月,设备稳定后才撤走。无数个国际大公司无法提供服务的某些客户特定的微小而恼人的需求,华为却能够低成本、高效地解决,从而赢得了客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