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摊儿”,曾经是北京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意思就是投入较少资金,摆个摊位,售卖货品。这个新词曾经是那么的“时尚”,甚至有对应的英文翻译:to be a vendor。但如今,这个词汇渐渐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原因很简单——以前,包括服装“摊儿”在内的各种摊位,货品一目了然,价格便宜实在,老百姓自然喜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消费观念也逐步“升级换代”。于是,北京的服装“摊儿”,也顺应潮流变成了精品店铺。“我是北京最后一个服装‘摊儿主’”“我是北京城区最后一个服装‘摊儿主’,”服装商人王义重每次说起这个话题来都是一脸的兴奋,“这可不是我自己封的,是我周围好多同行都这么说我。”曾在女人街“练摊儿”十年的王义重,是市场里面最后一位把服装“摊儿”改成精品店铺的老板。而女人街这个市场,也是北京城区内“摊儿”式经营最后的一个坚守者。“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十年的‘摆摊儿’生涯,见证了我从一个初入此行的‘练摊儿’小伙变成深谙此道的精品店老板。这也是我最有滋味的十年。”王义重略显激动地说。今年春节之后,随着女人街最后一轮改造,积累了整整十年“练摊儿”经验的王先生终于开起了自己的精品店。说起和以前“练摊儿”时代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其实变得很多。首先,从货源开始,从以往的“价钱第一”变成了“质量首选”,对衣服的款式、材质、裁剪、做工方面的要求都进一步提升,货物在整体档次上都比“练摊儿”阶段上了一个大台阶。“我是最后一个改的,就是舍不得啊。现在一个人在店里的时候,还偶尔恍惚间像过电影那样,眼前出现以前的那种场景。”不过,作为一个商人,利益还是战胜了怀旧心理。王先生说:“关键是老百姓如今不认‘摊儿’了,还是现在的精品店生意好,顾客对我们更信任也更尊重了。以前‘摆摊儿’的时候,自己的很多回头客就希望进货时,进点质量更好的货,现在有了精品店,顾客又增加了一大批,不仅经常来消费,还经常介绍朋友来。”有趣的是,虽然身处“女人街”,但王老板经营的是男装。他这样解释:“好多女性逛街都有男朋友或者老公陪着,很多人都会进来顺便买几件男装,而女人街卖男装的店铺较少,但这恰恰成了我的优势。”曾经的“摊儿” 无保证的“大杂烩”对比王义重,女人街常务副总经理唐振军对于市场从“摊儿”式经营转为精品店铺式经营,少了一分感性的不舍,多了一分理智。“我在女人街也十年了,对于过去的老样子也很有感情,同样很舍不得,但大环境变了,消费者的观念也变了,逼着我们不得不变。”唐振军向记者介绍说,北京女人街服装交易市场成立于2001年9月22日,由北京南洋莱太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维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地处北京市朝阳区天泽路、第三使馆区的黄金中心,自开业以来就在北京打响了非常高的知名度,每天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顾客和游客观光选购。但他坦言,2011年前的女人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摊儿”集散地,由于市场早期的摊位所售卖的物品定位为以女性服装和女性用品为主,所以起名女人街。曾经,这里销售的服装较为廉价,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也正因为普遍存在的定位不准确、商品档次低、经营环境差、“女人味”不足的原因,一些小摊儿相继倒闭,而女人街也一度陷入危机。此外,随着时代发展,网络购物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再加上其周围商圈的购物环境不断改善,在商品的品牌和品质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被夹在中间的女人街更显得举步维艰。女人街的选择——壮士断腕“面对困境,我们的选择是‘壮士断腕’。”唐振军如此形容女人街决定由“摊儿”式经营转为精品店铺式经营时所抱的勇气。潮流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升级了,消费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了,于是,女人街也只能跟着进行改变。从“摊儿”变成精品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变化,这对于管理者在软环境上的升级换代同样要求严苛。为了适应经营方式的变化,女人街管理层强化服务意识,对现有商户进行分期分批培训,还出钱出人带商户去广州、深圳、香港等上游集体采购,并从货源上把关,使女人街在京城众多市场中独具特色。唐振军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女人街商品档次大大提升,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主流和特色,街内的韩日商品中80%为韩国直购,欧美街也有20%-30%的产品为欧美原单。改造后的街区为美式装饰风格,几十平米的精品店比原来5平米的“摊儿”大了几倍。总的商户数也减少了,管理层在重新招租的过程中,对商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选择。只有资金实力够强,并有5年以上经营经验的商户才有可能进驻,同时还须缴纳五千至三万的进场费,门槛的提高,使实力太弱的商户被剔除在外。招租过程中,商户(包括转租户)还要提供货源和货品的具体情况,产品质量不高则会无情被“拒”。经过重新规划和设计,女人街从2011年开始进行改造,至今年春节后,完成了对最后一条街的改造。如今的女人街变成了一个营业面积1.3万余平米,共有700多个精品店铺的女性主题商品零售市场,其规模在北京地区处于第一位。女人味 还得是异国的女人味“变脸”后的女人街本着“打造精品,把女人味做足”的理念,划分出综合区、饰品区、手机电器区;为了突出特色,建起外贸街、香港湾、韩日商品街、欧美街等一批街中街,经营品类涵盖了韩日服装、欧美服装、个性鞋包、饰品化妆品、手机电器、地方小吃等,集港澳、韩日、印巴、欧美服饰风格于一身。新亮相的700余间女性精品屋数量是其他服装市场的20倍左右,从经营档次的提升、购物环境的改善,到女性商品的多样化、潮流化,都做足了女人味。如今,这个透露着“女人味”的综合大卖场,每天吸引着大批年轻的白领女性消费群体。进入女人街,最吸引眼球的就要数风格迥异的各色精品店铺,同时,也分出了“金街”、“欧美街”、“ 韩日商品街”等一批街中街,打出了特色牌;在韩日商品街上,许多店铺都打着韩国国旗,这些风格或雅致、或前卫、或带有浓厚异域风情的小店随处可见。以往的“摊儿”服装在女人街内已无处觅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品店铺内的商品从质量到外观都有很大的提升,产自韩国的直购时装、欧美原单鞋包、朝鲜风格的民族饰品等,丰富的品类和实惠的价格无不增强了人们“淘货”的兴趣。漫步女人街,位于韩日商品街内的一家韩式礼服店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店铺门口张贴着韩国国旗。店铺内的衣服大多以带有强烈韩国风格的礼服、裙子为主,从剪裁到质量都十分精细,都市白领女性外出游玩和参加party时如果选择这样的一套“行头”,别有一番风情。“请随便看看,衣服都是韩国直送的。”老板金小姐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记者注意到,许多韩日商品街内的店铺主人是土生土长的韩国人,衣服是自己从韩国直接订购过来的。韩小姐和郑小姐的“韩国生意经”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最大的收获还不是“淘”到了自己喜欢的“韩流”衣服,而是意外地获得了一手的“韩国采购生意经”。女人街J2-30-31和J2-42店铺的老板韩小姐和郑小姐,无私地向记者讲述了她们“韩国直购”的经历。两位老板都是韩国人,“我们看到韩国流行文化近年来在中国风行,而且韩版的女装这几年在中国也很流行,但是中国国内一些标榜为韩版的服装都是噱头,一些设计看起来十分蹩脚。”她们说道。于是同为年轻人的她们就想到了把真正的韩版服装拿到中国来卖。“因为现在的流行元素更新非常迅速,每周都有新款推出,所以每个月我们都要亲自回韩国2次以上挑选流行的衣服,根据韩国那边最新的潮流,并结合北京人的喜好,来选择款式,然后通过海运或者空运直接发到北京。”“每件衣服的平均进价大概为六七万韩币,加上运费,平均每件衣服的价格在人民币500元左右,为了保证衣服的更新频率和独特性,每款衣服只进大、小号各一件,每三四天,我们就会有新款到店。” 韩小姐和郑小姐得意地说,在这点上他们比很多同行聪明——由于是远赴韩国,有些人每次进货都买很多,看上去摊在每件衣服上的成本低了,但其实压资金才是最大的成本。韩小姐和郑小姐还告诉记者,“到店购买的顾客基本都有特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所以为了保证品质,我们只进韩国的原产衣服,但不会卖一些较为廉价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