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蔬菜直销店只卖平价菜难维系
A货网,大型店面还兼售水果、百货,部分高档社区周边的直销店还引进了价格较高的包装净菜。
22日19时,在青年路一家蔬菜直销店内,除了中心货台上的平价蔬菜外,周边货架上摆满净菜,标价牌上写着辣椒19.8元/公斤,西红柿11.9元/公斤,进店的中青年顾客中六成人都选择净菜。在水果专区不乏新鲜的山竹、火龙果、澳芒、榴莲等高档水果,有些水果的价格为每公斤上百元。
本应提供平价蔬菜的直销店变成综合超市,对此天山区发改委副主任马跃军说,根据相关规定,直销店经营的常用主食蔬菜不低于40个品种,这些平价菜的加价不得高于批发价的30%。事实上,一些上规模的直销店日常供应蔬菜的品种可达七八十种,整店单品品种在2000种以上。
但在两年的运营和调查中,政府部门发现企业只销售平价菜和储备菜确实存在亏损情况,所以充许其附带销售日常副食品和水果也是为企业开拓新盈利点,稳定双赢的局面。根据统计,大店50%的收入来自蔬菜销售,中店为60%-70%,小店占80%以上。
直销店的运营成本究竟如何?鑫胜冠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公司承办天山区17个直销店,购买了5辆配送蔬菜的面包车,加上店内冰柜等设备,前期投入200万元左右。现在5辆面包车每天烧油烧气就得500元,一个月下来1.5万元,5名司机的工资为每月3500元/人,加上销售、配送等人工成本,每月为五六万元。还有配送仓库的租金、20%-40%的蔬菜损耗等成本,分摊到各直销店中,单店月成本上万元。细算的话,大店每日销售收入达4000元才能保本,中店是2500元,小店是1500元,这是利润起点。
而实际上,单纯销售蔬菜似乎难以满足这个衡量标准。天山区蔬菜直销点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帆给记者看了一张2013年2月某天的统计表,上面标注着该区138家直销店的基础信息和销售蔬菜量的明细账,可以看出,这些面积从四五十平方米到150平方米的店面每日销量相差较大。东门、青年路等几家大型店面的蔬菜日销量在600公斤以上,位置偏远的小店日销量为三四十公斤。在一张月统计表上,2013年1月,6家公司单月销售蔬菜的平均单价为3.18元/公斤,蔬菜销售毛利率为7.02%。杨帆说,这些直销店平均日销售蔬菜为二三百公斤,按4元的平均单价计算,收入只有千元左右。
冯涛说,销售净菜的直销店毕竟是少数,这取决于周边民众的消费能力。副食品等货物并非比蔬菜利润高,主要因为它们没有损耗成本。一般蔬菜的保质期为1-2天,过期就得打折处理或干脆倒掉。即便管理得当也有20%的损耗,如果管理松懈,损耗可达40%-50%。加上社区周边早、晚市的地边摊冲击,连续三五个月亏损是常态。
据马跃军介绍,目前天山区的直销店基本按一社区一店的原则设立。目前政府又成立了蔬菜直销点管理办公室,每日监测北园春各类蔬菜的批发价格,对直销店进行定期巡查,发现不符合规范,立即督促整改。
在蔬菜直销点管理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员的电脑上打开着一个远程监控直销店是否按时营业的检测软件,可以看到天山区所有直销店的编号、名称、地点,每家店都有“在线”标识。
“提档升级”就是天山区的新举措。杨帆说,2月以来,他们对辖区所有直销店的经营状况进行了普查,分出A、B、C三个标准。A级店约20家,指店面经营良好、有连续盈利的;B级店有90多家,指经营一般、不存在亏损,有提升空间的;C级店约20家,指由于地理位置和周边客源等不可变因素造成经营困难的。
下一步的工作是,提升A级店的软件和服务质量,制定鼓励政策;帮助企业提升B级店的软、硬件水平,通过加强损耗控制、精细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提档至A级店;根据实际情况对C级店进行调整,比如距离太近的两家直销店,把生意较差的店调整为牛羊肉直销店。
建设蔬菜直销店是我区一项重要的便民利民、平抑物价和保障供应的举措,今年自治区将新建200家直销菜店,使全区蔬菜副食品直销店数量达到1000家。(康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