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椿芽誉满全国,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但近年来,由于受种植条件、保鲜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形成产业。
为此,太和县不断加大投入,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继突破保鲜技术障碍后,今年3月份,“太和香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太和椿芽在产业道路上开始迈开大步
A.热卖:一个交易点日交易额近10万元
“这种椿芽80元一斤,这种60元,这种50元……”清晨5点,分布在太和县城各大农贸市场和街头的椿芽销售点就迎来大批外地口音的客人。8点不到,农民耿云采摘的新鲜椿芽就被大伙以每公斤80元到120元不等的价格抢购一空。这是今年4月份,记者在太和县看到的一幕。
“每天5点到9点,我们这一个行的交易额就接近10万元,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都在六七万元,顾客涵盖河南、山东、亳州等省市。”在太和县二小附近,一位专门从事椿芽销售的经纪人告诉记者。话没说完,他的手机再次响起,外地的客商又再向他催货。
“我这是正宗的黑油椿,口感好!”接待好几位顾客,农民徐辉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一棵香椿树的收益在150元到200元之间,效益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0元左右。
据介绍,太和椿芽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近年来,太和县不断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和扶持,鼓励农民发展香椿种植。当地注册的“玉皇贡椿”、“太和贡椿”畅销全国,年种植、加工效益达一亿元左右。至此,太和椿芽理应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数字以后都没有大的变化,椿芽产业的发展好似遇到了一个“瓶颈”。
B.困局:新鲜椿芽无法外调
“那几年少赚了很多钱。”太和市民王军主要从事土特产品经营,说起前几年太和椿芽的发展,他痛心疾首:“天天都有人和我要货,并承诺价格由我定,但是我运不出去!”
太和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每年通过电话与他们联系收购椿芽的外地客商不在少数,收购量都在几十万公斤,但他们却从来不敢接单。
不敢接单的原因除了本地椿芽的种植规模不足外,新鲜椿芽的保鲜成为最大的难题。据介绍,为了保持椿芽的新鲜度和口感,采摘往往选在早晨和下午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椿芽水分的流失。即便如此,一旦放置时间较长,椿芽就会出现干枯、落叶等现象,口味大变。
“从采摘到收集,再运送到外地,至少需要两三天。那时,原本香嫩可口的椿芽变得像柴草一样。”王军说,椿芽的这一特点一直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产品不能外运,本地的吸纳量有限,种植规模就无法扩大,农民朋友守着金山也只能干瞪眼。”
C.突破:农民每年增收1.2亿元
为打破这一局面,2007年,太和县科技局联合安徽农科院启动“香椿安全保险及加工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2010年1月份这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处理后的椿芽保鲜期可长达45天。即使运到全国各地,也不会出现落叶、枯萎和脱水现象。
“我们保守的计算可以带动2.8万户农民,年均增收4500元,这只是农民的种植效益,还不包括企业的生产利润。”太和县科技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延长了太和香椿的加工链,为发展香椿产业发展扩大了空间。
记者采访中发现,新型保鲜技术的成功研发迅速提升了太和椿芽的市场价格。去年,新鲜椿芽最低价格为48元/公斤,而今年市场上低于60元/公斤的椿芽难觅踪影。
而此时,好消息再次传来:“太和香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这不仅实现了太和县地理标志“零的突破”,太和椿芽也开始迎来产业发展的“春天”。
“以前我们的椿芽商标会被别人抢注,损害了太和椿芽的形象。有了地理标志后,他们就不能再使用‘太和椿芽’字样了。”几位经纪人说,如果保险技术的成功研发是椿芽发展的“长剑”,那么,地理标志的认证将这把剑磨得更锋利。
“沙颍河治理时伐掉了一些香椿树,今年农民都在抢着补种。”说起太和椿芽的前景,王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