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由喷鼻港贸易成长局主办的第19届喷鼻港时装节春夏系列揭幕,连续四天在喷鼻港会议展览中间举办,吸引潦攀来自21个国度及地区,跨越1250家参展商,大年夜会为展览组织了87个来自70个国度和地区的买家团,跨越4600名买家到博览会介入采购。本年,喷鼻港时装节春夏系列设有五个地区展馆:中国内地、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澳门及台湾,并新增两个展区“时尚首饰世界”和“领巾廊”专区。
喷鼻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说:“制衣业是喷鼻港经济的重要命根子,来自全球的买家都邑来港采购服装及配饰;同时,本地时装界积极培养新秀,与本港制衣业相辅相成——而喷鼻港时装节是国际时装业界一个重要的商贸平台,多元化的商贸晃荡让买家、参展商及业界代表聚会一堂。”
本年,日本企业是展会的重要亮点。大年夜会邀请了日本国际时装中间股份有限公司12名日本设计师来港。在培养设计师方面,喷鼻港时装节春夏系列时代,举办多场时装黄揭捉?,包含3位比来三届“喷鼻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的得奖者及决赛入围者。为推动设计师创作高质时装注入减废理念,绕揭捉?洲时装业可持续成长,喷鼻港非取利组织Redress于时装节上演“衣酷适再生时尚设计”总决赛,展示由六位新晋设计精英打破传统时装的框架,以残剩布料结合再造设计技巧制成的作品。
据悉,2011年喷鼻港服装及衣服配件的┞符体出口总值为1906亿港元。2012岁首五个月的出口总值为621亿港元,五个重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内地。
■ 对话
●喷鼻港贸易成长局贰言人
年青设计师的进阶平台
新京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喷鼻港制衣业蓬勃成长之际,喷鼻港时装周增长了春夏系列,这些年来,时装周的特点和侧重是否已有不合?
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时装节秋冬系列时代举办的“喷鼻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YDC),就是发掘本地设计新星的重点晃荡。而喷鼻港时装节春夏系列,对年青设计师来说,也可视为一个进阶平台。很多厂商都明白,成长品牌是很多行业的大年夜趋势,时装行业亦不例外。所以,喷鼻港贸发局早于约10年前,就于喷鼻港时装节秋冬系列同期举办喷鼻港国际时尚荟萃(World Boutique),专为推广品牌而设,集中世界各地的品牌进行展示和推广。
喷鼻港时装节春夏系列新增的“时尚首饰世界”专区。对年青设计师来说,这也是个很好的品牌展示机会。
新京报:很多参展商接收查访时,表示受欧债危机影响,本届时装周多了几分“冷僻”,尤其是欧洲参展商削减,贸发局若何降低这种影响?
答:贸发局亦经由过程推出多项办法,协助参展商接触买家,包含商贸配对、组织海外买家团来港采购。比如有泰国的百货公司,经由过程贸发局安排的商贸配对,与喷鼻港两个年青品牌洽商。固然外围情况身分带来挑衅,但我们信赖,设计师凭他们出色独特的设计及合适的市场定位,也可突围而出。例如有喷鼻港标榜手造时尚首饰的设计师,便经由过程此次参展,成功取得起码6张来改过兴市场的订单。
新京报:当下中国内地也不乏各类时装周和交易会,喷鼻港时装周的优势是什么?
答:作为推广喷鼻港对表面易的法定机构,喷鼻港贸发局每年会组织不合范围的参展团,到内地及世界不合的城市参展,个中,贸发局介入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已有多年。本局拥有世界级的┞饭览举措措施及配套,并组织大年夜型海外买家团来港采购、为买家及瘴锘?供商贸配对,加上不合的业界晃荡,为展商及买家创作创造了不少商机。
环保和网购快速鼓起
新京报:这几年前来参加时装周的买家有什么特点?
与喷鼻港时装节秋冬系列比拟,春夏系列加倍安静,少了前来捧场的明星,反而更能静下心来感触感染这里有条不紊的交易氛围。喷鼻港时装周已有40多年汗青,个中春夏系列开端得稍微晚些,如今也是第19届了。
答:贸发局为协助参展商接触更多海外买家,本年组织了更多买家团访港,并积极接触来改过兴市场的买家,包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地,如俄罗斯的Soda及Paninte等。鉴于网上发卖市场宏大年夜,贸发局亦邀请了零售网站、连锁店等买家访港。
新京报:内地参展商和买家有哪些特点?
答:不克不及一概而论。有些来自内地如北京、上海及天津等城市较大年夜的百货业采购商,他们欲望找到独特的设计师品牌,色彩、风格或格式方面大年夜胆一点他们也能接收,对高等次及价格产品的接收才能也很高。而一些来自黑龙江及湖北等二线城市的买家,他们会偏向购买较实际及价格适宜的产品。
参展商方面,内地来港参展的┞饭商亦不乏大年夜型制衣公司,如佛山市的牛仔装很有名,并在时装节呈献了一场牛仔时装秀。
新京报:近年来,喷鼻港的时尚家当和市场有哪些特点和变更?
答:内销市场增长强健,一些大年夜的品牌,如C&A、Uniqlo、H&M等争相在内地不合的城市落户。2011年,Hollister、FOREVER 21这些大年夜品牌都于喷鼻港设立旗舰店,他们也视喷鼻港为进军内地市场的跳板。
环保概念大年夜行其道,顾客对时装是否注入环保或减废概念也加倍存眷,一些大年夜的品牌如Nike、Adidas、H&M、C&A等,均增长其有机棉时装的分类。而童装及相干服饰的市场也潜力很大年夜。
网购及网上推广势弗成挡,根据中国互联收集信息中间(CINNIC)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达7500亿元人平易近币,64%的网平易近于客岁曾购买服装。互联网蓬勃亦带动了“小我度身服”(customised clothing)的风行,喷鼻港时装业界也不会忽视这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