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的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历朝都讲究“改正朔,易服色”。因此从秦汉开始到满清结束,在三千年的王朝更替过程中,始终没有一套严格意义上流传下来的标准服装原因。有人说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文明改变了中国人的穿着方式。吴带当风,衣袂飘飘的意境早已经渐行渐远。泱泱华夏,满街多是西服、丝袜。在观念的更新、文化的繁荣、经济的高速发展背后,我们唯独丢弃了自己的传统服饰文化。 沈从文先生的另外一部著作《中国服饰史》不怎么有名,看过的人也不多,但其成就绝对不在世人熟悉的《边城》之下。这部书内容丰富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谈论了从古自今,我国各个民族的服饰、各个阶层的服饰、各种面料、各种生产方式甚至还有各种纺织的设备。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方方面面的发展过程。沈先生这部书让我们不但领略了中国服饰文化的魅力,更从另外一个角度品味了历史。但遗憾的是,沈先生最终也无法得出传统的服装、服饰究竟应该是哪一种的结论。 汉服在于端庄 2003年河南郑州的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穿汉服走上了街头,由此他“荣幸”的成为了见诸媒体报道的中国现代第一位穿汉服“示众”的人。随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响应者。一股汉服风开始刮起,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大学生都参与其间甚至喊出了“汉服复兴,与子同袍”、“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之类的口号。对于这部分青年人来说,他们似乎更喜欢把这叫做“汉服运动”。 这些汉服爱好者结成了一些小的圈子进行活动,他们的精神大概可以归纳总结为:于传统礼仪文化与风俗文明的复兴,并且在其中传承和重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传承文明又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与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文明创造能力。 实际上,所谓的“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只不过是文学用的语言。我们大可以高喊“华夏复兴,中药先行”、“华夏复兴,京剧先行”。不过呢,我们也不能忘记何谓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纵观我国历史,朱元璋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诏衣冠如唐制”。后金入主中原江山,依然打起了衣冠的主意。所以说服装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陈虹娣是一名设计师,当她从报纸上看到成都、重庆两地关于汉服活动的新闻时,据说是象“像被电击了般开始大量搜索关于汉服的网页”。随后,她第一次参加了汉服复兴者组织的的“成人礼”活动,陈虹娣乐呵呵地参加了成人礼。接下来,她对汉服的热情就如同火山般的喷涌而出了。目前,陈虹娣和近400名跟她有一样对汉服热爱的人组成了一个文化社团。 这个社团一般都是根据传统的诸如端午、寒食、七夕之类节日,开展一些介绍汉服知识,复兴民族传统礼仪,还有节日民俗的复兴等活动。据说部分“超级粉丝”也会实践一些将汉服普及到生活中的活动,比如穿着汉服过逛街工作,过日常生活。只是后者常常引来路人围观,要么认为他们的日本人,要么就觉得是拍电影的。 不过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汉服文化背后的巨大商机恐怕才是陈虹娣这类“精灵鬼”们推广汉服以及汉文化最大的动力。早在2006年,陈虹娣刚参加汉服社团的第三个月,就跟其中几个积极分子共同出资成了一个汉服文化公司。最开始只是简单向新加入这个“组织”的人员售卖“制服”也就是汉服而已。随后逐步发展到开始组织各种各样的汉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实现自己公司的收益。 其中,堪称经典的当属汉式婚礼。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大多数人举办的婚礼基本上都成了婚礼主持人开“个人演唱会”的舞台。而这种汉式婚礼,不奢侈、不喧闹、不嬉戏,而是以恭谨、庄严的心来对待。现场被布置得古色古香,仿真的汉代屏风、几案、碗筷、酒樽、跪垫等一应俱全。整场婚礼端庄大气,“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执子之手,与子皆老”确实让人向往生平能有一场如此的婚礼。 另外,在2010年5月陈虹娣“忽悠”某学校举行了一场所谓的“成人礼”活动。当时,616名青年学生身着汉服,在编钟鼓乐声中,按照升国旗、加衣冠、敬师长、敬父母、成人宣誓等议程,受冠谢礼,吟唱冠歌,颇有古风。通过这次活动,陈虹娣卖出了近700套汉服且价格不菲,获利颇多。同时又通过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实际上,记者是非常鄙视这种“无厘头”的,且由校方强制性举办的类似活动的。一则,即便的这些学生能把《论语》倒背如流,但明白其中的意思吗?二则,这些学生的老师又懂多少所谓国学,看过线装书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校搞这些活动的行为,我国古人早就为其准备了一个成语叫“沐猴而冠”。 不过,不论我们怎么来看汉服目前的情况。从传统文化方面来说也罢,从服装的经营,汉服背后的产业链来说也罢,仍然是个颇具争议的事情。我们也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静观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