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最近在托人联系一些产业并购基金,想把他手上的一个医用耗材厂给变现,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毛利低,生意难做,一年销售额有一个亿,看上去业务蒸蒸日上,但干得实在太累,去年利润也就一两百万,而银行贷款6000多万,光利息就付了不少,自己是在给银行‘打工’。”在谈及当前的处境时,他显得颇为苦恼。 当记者问及为何不做一些高毛利的产品,他无可奈何地表示:“倒是有个想法做毛利高的品种,但首先光设备就要投几千万,现在厂房和土地都抵押给银行了,没法再融资。”这样似乎陷入一个怪圈,只能在人力密集型、低毛利产品上做量。“久而久之,人被折腾得心力憔悴。想把厂子给卖了,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他感叹道。 在咨询了一圈之后他发现,并购基金对此并不感兴趣,低毛利、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有实打实的厂房,以及成熟的海外市场和客户,也提不起基金的兴趣。不能上市退出,没有哪家基金愿意接盘,他们一致的看法是再坚持几年,等利润至少到了一两千万再考虑出售吧。 然而,经人介绍,吴某的出现给张先生带来了一线曙光。 “转票造血”让收入和利润“飞” 吴某的名片并不起眼,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但经“圈内人”介绍,融资经验丰富,手上积累了不少回头客。他听完张先生的介绍之后,看法和起初的基金经理们一致,“盘子太小,利润太薄”。别说被收购或上市了,连银行都提不起兴趣。吴某对张先生分析道,现在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企业本来就少,就算做实业,也会面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像你们一年一个多亿的收入,不上不下,规模也有,但离上市融资又有差距,属于弱势的中间群体。当然,让收入和利润起来并不难。”吴某表示。 吴某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不同于一般贸易公司的是,其主要经营大宗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大宗商品体量大,一家并不出名的贸易公司一年能实现几百亿的交易。 而一名大宗商品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上海的大部分进出口公司实质上都已经“变身”为“以进出口业务为载体的金融类企业”,有些进出口商的收入和利润规模甚至超过一些券商。 这类进出口公司的业务一般分为两类:外贸和内贸。所谓的外贸业务就是进口大宗商品,然后在华东片区找下家,除贸易本身的差价外,其中进口业务的“汇差”和“利差”利润丰厚。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是用银行的钱赚钱。”而关于进口业务的贸易融资,几个月前已被媒体曝光,“融资铜”和“融资油”的业务模式也被高盛的一篇研究报告阐述得非常详细。 而对于内贸这块业务,却始终隐藏在“冰山”之下,不为人知。其实,其带来的影响,并不比“融资铜”和“融资油”要小。 吴某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假设进出口公司为A公司,手上有一批货,按照正常的贸易程序,货物拿到手后,要转卖给B公司,也就是实际需要这批货物的工厂。此时,C公司可以插进来,进行一次“转票”,由A公司首先卖给C公司,再由C公司卖给B公司。这样对C公司来说,银行明细上立刻多了一笔流水,而账面上也多出一笔采购和销售。C仅仅从中“倒一手”,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大量银行流水和销售收入。 对此,A公司收取一定的“转票费”,转票费一般在每一笔货物上加个10~15元钱,折算下来,相当于万分之三,比股票的交易佣金都要低。然后,他匡算了一下整体费用,C公司“造出”一个亿的销售收入需要4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成本。“而有了这一个亿的销售收入与实打实的银行流水,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银行那边‘讲故事’了。” 吴某表示,他手上的客户经过“转票”后,都获取了银行更高额度的授信。如果是想上市,或者是上市公司“业绩不够”想多滚点利润出来,一样可以操作,只要把“利润”的差额通过体外的其他贸易公司或个人渠道把“差价”转给A公司就可以实现。 “1亿收入规模”起步只需500万< 1 共计:[4]页【在本页上查看全文 treasurer.org.cn中国资金管理网微博:
|